日前,《锦州市生态保护红线规划报告》通过了辽宁省环保厅组织的技术考核验收,标志着锦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初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落地准备工作就绪。
在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明确生态空间的边界和开发底线,制定生态保护措施,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是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和约束性工作。锦州市处于连接东北沿海和内陆的黄金点上,生态环境优良又相对脆弱,生态资源丰富又相对稀缺。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关于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改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65日博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今年年初,锦州市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成立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主管副市长和39个责任部门一把手组成,负责指导协调推进生态红线的划定、落地及管理工作。市环保局委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院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研究工作。
目前,已完成1:1万基础红线图的划定工作。通过对锦州市自然地理条件特征、历史生态环境演变过程研究,在《辽宁省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的基础上,利用高清遥感影像,划定了全市域1:1万的生态保护红线图。并对53处生态红线区块进行了登记,登记内容包括红线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定位、边界地理坐标、管控级别和红线区面积。锦州市将于明年正式启动生态保护红线落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