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 -> 应急管理 -> 应急研究
 
【 字体大小: | |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
“11.7”沈海高速危险化学品车辆侧翻事故处置案例

  2015年11月7日20时23分,在沈海高速K223+650(距李官收费口约300m)处一辆运载危化品货车发生侧翻,经省、市多部门协调联动,得到有效处置,未造成人员伤亡、化学品大面积泄漏污染和次生灾害。

  一、事故情况

  1.事故概述:2015年11月7日20时23分, 营口中集物流公司(车牌号辽H22472)装载31吨二甲苯的货车在去往大连途中因道路湿滑避让车辆,在沈海高速K223+650(距李官收费口约300m)处发生侧翻,导致二甲苯泄漏,同时,后方行驶的三辆运输蔬菜、钢材、饲料的货车因避让不及相继发生碰撞。

  2.处置难点:一是泄漏物质特殊。二甲苯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明火、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二是事故地点特殊。此次事故地点距大连瓦房店市李官收费站仅300米,收费站附近有加油站及大量居民住宅。三是处置环境特殊。事故现场有多辆重型车碰撞,均有损毁,现场倾覆物、危化品泄漏飘洒覆盖面积大,同时天气寒冷,风力较大。

  二、处置过程

  1.警情接报。营口高速公路指挥调度分中心在2015年11月7日20时23分接到路政巡查人员报告,发现沈海高速K223+650处有一台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侧翻,指挥调度分中心随即将事故情况报告部门领导,并按照要求立即将事故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市公安局警务指挥中心接报后,一方面核实有关情况,立即部署警力赶赴现场,一方面及时将事故情况上报营口市委、市政府。

  2.迅速反应。营口市政府接报后,及时向省政府报告事故情况,并立即启动《营口市政危化品事故安全应急预案》。各责任部门按预案要求,立即部署,调集人员、设备、物资,公安、消防、安监、环保等部门救援力量立即赶赴现场。

  3.及时部署。市委书记、市长接到报告后立即做出指示,并指派委秘书长、市政府秘书长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立即赶赴现场指挥处置。人员到达现场后,立即成立现场临时指挥部,指挥协调各救援力量开展事故处置工作。

  4.先期处置。市公安部门在接警后相继调集102名警力、2个消防中队、1个企业专职消防队、7辆消防车,30名消防官兵前往事故现场。根据现场情况,市公安局立即部署,在熊岳收费口提前分流车辆,在距离事故现场两公里处做好安全警示封闭,在营盖路、营大路、疏港路、202国道对过往车辆快速分流。以上措施有效防止了恶劣天气下导致的大规模交通拥堵,维护了事故现场人员安全和处置现场秩序。

  5.调集专家力量。市领导在赶赴现场的途中,即根据传回的现场勘查情况,及时调集营口市应急专家组赶赴现场协助指导事故处置,为救援工作节省了大量时间。

  6.现场处置。消防部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先将被困人员救出。危化品专家到达事故现场后,进行了现场勘察,二甲苯货车载有31吨货物,当时泄漏二甲苯已经挥发没有流淌,罐体内尚有残余。确定事故救援在二甲苯泄漏上风方向,无中毒危险后,各部门立即依照专家提出的救援方案,协调属地政府调集砂石料、油槽车。对事故现场用砂石围堵,利用油槽车将残余二甲苯导出,最后对油槽车罐内注水清洗,再次导出,确保无污染。请省政府应急办协调生产厂家,由交警部门派专人将剩余危化品押运回生产厂家处理。

  7.环境监测。环保部门在事发后迅速调集监测设备、车辆、人员开展监测工作。根据事故的污染种类、性质以及事发现场周边自然、社会环境状况,在泄漏点附近设置4个点位,迅速出具监测数据,为现场应急决策提供依据。而后在救援工作结束后对事发现场及周边进行跟踪监测,以确认泄漏危化品没有对附近环境造成污染。

  8.污染物处理。由于二甲苯泄漏,导致现场一车甘蓝菜受到污染,现场指挥部立即决定由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对该蔬菜进行检验,经检验该批蔬菜无法食用后,现场指挥部决定,由属地政府负责,在食药监、公安交警部门及环保部门的监督配合下,将受污染蔬菜运往指定地点予以销毁,确保其不流入市场。

  9.善后处理。事故处置结束后,公安、安监、环保部门对现场进行了认真清理,确保泄漏危化品不会对现场造成污染,交通部门对事发路段进行清障防滑处理后,道路恢复正常通车。事后,营口市还对事故的处置进行了认真的总结、反思、分析和评估。

  三、主要经验及启示

  此次危化品运输事故之所以得到快速、高效、妥善处置,得益于多部门有效的协调联动、专家的参与指导和现场指挥部的科学决策,得益于完善的应急预案、充足的应急物资储备和有力的应急救援队伍,充分总结此次事故处置过程,得到如下经验和启示:

  一是必须建立通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协调联动机制。此次事故发生后,高速公路管理处、公安局立即向市政府进行了报告,使市委、市政府领导在第一时间了解事故情况。各部门值班人员认真负责,反应迅速,使信息高效流转,保证了决策部署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各职能部门,各部门救援力量到达现场后,受现场指挥部统一指挥,各司其职,协调联动,密切配合。省政府应急办协调盘锦的生产厂家和事发地大连,协助救援。

  二是必须依靠科学,制定出合理的处置措施。事发后,市政府迅速调集营口三征化工厂、向阳化工厂及生产厂家的专家,在分析研判中充分听取了专家的意见,科学决策,采取了科学的处置方法。经反复研究,在专家的指导下,调用空罐车进行倒罐处置,成功将罐内及剩余的5吨二甲苯液体倒置空罐车中,由警车押运回盘锦生产厂家,并对罐车进行洗消,避免了有毒物体散发对救援人员造成伤害。实施科学监测,环保部门对事发地及附近空气和河道水流布监测点进行监测,对事故点污染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置。

  三是必须要有完备的预案体系和充足的物资作保障。营口市第一时间启动了《营口市政危化品事故安全应急预案》,各部门完全按预案立即做出了响应,确保事故处置工作有序展开。事故处理中,我市除了常规的警用车辆、消防车辆、应急指挥车辆、环保监测设备、安监设备外,还调集了沙石料、油槽车、吊车、铲车、清障车、大型运输车等诸多设备物资,全部设备物资均是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保证了事故处置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必须要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救援队伍。该起事故的处置中,我市调动了公安、消防、环保、安监、食药监及基层应急队伍,各参与事故处置的工作人员体现出了极高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使本次事故得以妥善处置,取得了良好的处置效果。

  
打印文章 关闭窗口